记者邹璐徽
互联网信贷产品再添新兵。
滴滴打车日前低调上线一款消费信贷产品——滴滴月付。据界面新闻初步了解,该产品为滴滴金融的一款先享后付产品,打车享垫付,当月打车,下月 8 号还款,其产品逻辑与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美团月付相似,其主要使用场景仅限于滴滴打车服务,目前还在灰度测试当中。
滴滴方面回应界面新闻称,“滴滴月付”产品是滴滴金融近期尝试性推出,用户开通后,可用于支付滴滴平台上的出行服务,为用户在支付环节提供更方便的体验。
据已开通用户的截图显示,「滴滴月付」位于金融服务栏目的借钱服务下方,开通用户完成人脸验证即可申请开通,开通后即获得一张 10 元月付专享快车券作为新客奖励;同时逾期惩罚也有体现:如用户逾期超过 15 天以上的情况下,滴滴将暂停滴滴打车服务,同时不限于账户采取冻结、限制提现/消费等措施。
事实上,该款产品与滴滴在 2018 年曾小范围试水的“信用付”有异曲同工之意。
2018 年 6 月,滴滴曾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一款“先打车,后付款”的消费信贷产品,用户同样也需通过认证可获得相应的打车额度以及专属优惠,彼时,滴滴的借款方是深圳华强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为 6 亿,用户需同意深圳华强小贷个人征信授权书。
与此前不同的是,时隔两年推出的新产品放款方,已经变为滴滴科技(香港)全资子公司——重庆市西岸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西岸小贷”)及其他持牌金融机构信贷。
据了解,西岸小贷为滴滴于 2017 年 8 月在重庆注册的一家持牌小贷公司,2018 年该公司注册资本从 5000 万美元增资至 2.8 亿美元。
放贷方的改变意味着滴滴从助贷向自营模式的转变。麻袋研究院分析师苏筱芮认为,其自营贷款业务,是将流量变现的机会转移至自己手中,同时也利于发展自身的金融闭环生态。
此前引入其他小贷公司,苏筱芮则认为可能是彼时出于对自营贷款业务闭环能力不足的考量。她表示,搭建金融生态的基石不仅仅包括资金,也包括“从贷前贷中到贷后方方面面、从研发到产品到风控到市场到客户服务”等闭环能力。
正如滴滴在 2018 年推出的信贷产品“滴水贷”,该产品上线初期仅对滴滴车主开放,后期开放了乘客版,最高贷款额度 20 万元,最低日利率 0.02%,推出伊始,据媒体报道,新网银行为滴水贷的资金出具方与唯一风控审核主体。
如今打开滴水贷,界面新闻发现,除新网银行外,西岸小贷同样作为第二家放贷机构出现在滴水贷的借款页面,自营贷款业务已初步启航。
当前,滴滴金融在全面布局上初具雏形,已获得或间接持有保险代理牌照、小额贷款牌照、第三方支付牌照、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和保险牌照 6 块牌照,其中业务已经涉及到消费金融、保险、支付、理财等多个板块。
但目前来看,滴滴在金融方面的表现并不尽人意。
据媒体援引接近滴滴金融的一位相关人士表示,滴滴的消费信贷产品规模并不高,目前“滴水贷”在贷余额不到 200 亿元,市场份额较低。
今年 6 月,滴滴全面升级金融事业部架构,任命卓越为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滴滴高级副总裁朱景士在组织调整公告中表示,希望卓越带领金融业务成为出行之外的增长曲线。
也正是在 6 月之后,滴滴金融进展出现松动。
作为滴滴月付的经营主体,北京方向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 6 月注册资本从 100 万增资至 1000 万。
此外,滴滴曾在 2017 年传出的曲线收购支付牌照传闻,在今年也得到落实。
2020 年 7 月,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北京滴滴支付技术有限公司。
相关阅读:
滴滴尝试推动支付业务,日订单达百万级
记者|柯晓斌
今日,界面新闻从滴滴知情人士处获得一份滴滴金融旗下支付业务的月报。月报显示,自今年下半年来,其支付业务数据上升,日订单已达百万级,滴滴支付用户近 3000 万。
目前,滴滴生态内的网约车、花小猪、青桔单车、快的新出租车等产品均可以使用滴滴支付。上述知情人士还称,央行数字货币(DCEP)此前已在青桔单车上,测试完成全国 DCEP 的第一单支付。
在移动支付上,滴滴早有布局。2017 年,其收购一九付,从而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过去 2 年,滴滴在支付业务方面进展缓慢,但在最近半年开始与滴滴生态内多个业务形成密切联动。”接近滴滴知情人士称。
界面新闻获得的月报显示,滴滴支付 9 月在花小猪内推出“小猪付”产品,截止 11 月底累积使用滴滴支付的订单已有数百万单。滴滴支付与青桔、快的新出租、网约车、公交等多个业务开展合作,通过优惠补贴鼓励用户使用滴滴支付,增加渗透率。
记者在滴滴 APP 内发现,打车结账时通过滴滴支付可以有几块钱的优惠,此外支付宝、微信、Apple pay 等支付方式仍可以正常使用。
同时,滴滴支付在尝试通过数字货币找到其他突破口。"此前滴滴与人民银行数字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内部月报中称滴滴已在青桔单车场景下,完成了全国 DCEP 第一单的测试,并与工商银行达成深度合作,计划在深圳落地数字货币试点"。上述知情人士称。
就第三方支付市场来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牢牢占据第一梯队。但这并不妨碍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多家企业也在积极拓展支付业务,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生态内完成支付闭环。
另外,相较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成为国民性支付,京东和美团等其他大公司支付业务的增长还是依赖于自己的产品线。可以预见的是,滴滴支付的发展路径会和美团一样,主要服务于自己的产品线。
此前,滴滴公布平台峰值出行订单已突破 6000 万,并提出未来三年实现全球每天服务 1 亿单的目标。
相关推荐
© 2020 asciim码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