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II码 ASCII码

其实你每年欠了3棵树,这个「债」是谁在帮你还?

发布于:2021-03-16 08:43:38  栏目:技术文档

  摘要

  许多时候,科技公司承担起了植树的义务。

  「你欠了多少棵树?」

  1981 年,全国人大通过一项决议,规定年满 11 岁的公民,凡条件允许,每人每年义务植树 3 - 5 棵。

  四十年后,这一决议登上社交网络的热搜,人们惊呼「原来我欠了这么多树」。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植树,很多时候,企业更多承担起了植树的义务。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强调园区的绿化和植被覆盖,有些公司开始用技术的手段高效率植树,还有一些互联网公司通过游戏等手段帮助更多人参与到植树的公益活动中。

  科技公司的花样植树

  互联网巨头承诺节能减排十分常见,早在 2011 年谷歌就承诺过将 100% 使用可循环能源,并通过更新技术来解决低效能问题。

  但是直接用自己的技术专注种树的,也许是些你没听过的科技公司。

  一家名为 Ecosia 的德国搜索公司以最直接简单的方式践行着它的环保理念:用户每进行 45 次搜索,它就会种一棵树。

Ecosia 的首页,搜索框下会滚动显示实时种树数量|网页截图

  Ecosia 是一个基于微软必应搜索服务的绿色搜索引擎,于 2009 年在德国柏林成立。在创建之初 Ecosia 只是单纯地将其 80% 的广告利润捐赠给世界自然基金会,但之后为了使捐款直接落实到种树上,Ecosia 选择和项目国当地的环保组织直接合作。

  截止 2019 年,Ecosia 有超过 800 万的活跃用户,2018 年实现盈利逾 900 万欧元,已经在巴西、印尼、马达加斯加、布基纳法索等地种了 7500 万棵树。

  Ecosia 的 CEO 克罗尔曾经向媒体表示:「我们有足够大的空间种植 12 亿棵树,如果真的做到了,全球变暖就可以圆满解决。而种植这些树只用 1% 的全球军费,这远比新能源、电动汽车更划算。」

  除了像 Ecosia 这样捐钱种树,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种树也逐渐成为科技公司助力种树的方式之一。

  传统的生态系统恢复主要通过手工种植树木完成,这种方法准确但非常耗时。通过直升机进行空中种植在大面积上是有效的,但存活率低。英国 BioCarbon Engineering 公司的无人机技术填补了这一空白。

  无人机种树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不受空间与地形样貌的限制,有效获取植树造林的整体工程数据。其次,利用无人机可以携带林木种子到高危险区域进行播种,能够有效提升造林操作水平和效率,降低造林成本和人工造林的危险性。

  BioCarbon Engineering 的无人机播种策略需要两种不同类型的无人机相互配合,分别是用来勘测地形的固定翼无人机和播种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会先对指定地形进行拍照,再通过软件分析确定播种的最优范围,随后,播种无人机会在离地面一两米的距离上将种子投掷到土壤中。

  无人机播种示意图|BioCarbon Engineering

  无人机大大提升了种植效率,60 组无人机能在一年中轻松种下 10 亿棵树。在国内,大疆无人机也在种树等农林业领域发挥作用,其 MG-1 系列的无人机每小时作业量可达 40-60 亩,作业效率是人工的 40 多倍。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能够保证作物都能得到均匀的「关照」,同时节约药剂、防止土壤受流失农药的污染。

  「云种树」的浪潮

  有人用科技直接「替」你种树,也有人用社交游戏帮你远程「云种树」,比如你熟悉的「蚂蚁森林」。

  3 月 10 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联合发布《蚂蚁森林 2016-2020 年造林项目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报告》显示,2016 年至今,蚂蚁森林的参与者已超 5.5 亿,累计种植真树超过 2.23 亿棵,预估蚂蚁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 113.06 亿元。

  通过「种树游戏」,人们每天早起偷能量、到处找人给树浇水、获得守护证书后忍不住在朋友圈里晒一晒……蚂蚁森林提供了一种便捷、简单的种树方式,只需要用手机点一点、积攒足够多的绿色能量,就可以兑换成一棵现实世界的树并种植在荒漠化地区。

  蚂蚁森林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种树方式|网页截图

  用户通过蚂蚁森林种下的每棵树都会有一个唯一的虚拟编号,卫星公司会拍下树木的照片、不断记录,用户得以在千里之外透过手机屏幕看到自己种下的树。

  这种「云种树」的方式让城市低碳生活和荒漠化地区治沙建立了直接的关联。多年来,蚂蚁集团和中国绿化基金会、阿拉善 SEE 基金会、亿利公益基金会、阿拉善生态基金会等公益合作伙伴一起种植及养护树木,种植总面积超过 306 万亩,累计碳减排超 1200 万吨。与此同时,「云种树」也促进了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并推动了绿色低碳在中国成为流行风尚。

  除了通过蚂蚁森林远程种树外,现在还出现了借助 AR 技术探索森林并把树木「种」在自己家里的应用——「WWF 森林」。

  「WWF 森林」一共有 6 个主题,用户可以从森林中的动物、森林面临的威胁以及森林管理方法等不同角度来认识中国的温带森林。这个应用最大亮点在于,当探索旅行结束后,用户可以搭建属于自己的 AR 森林,你可以选择为自己的森林搭配不同的植被、树木,还可以加入蝴蝶等生物。通过使用 ARKit4 中新的遮挡功能,它可以允许人们将 3D 物体放置在该 APP 检测到的表面上。

  只需点开软件,就能通过 AR 将各类树木「种」在自家客厅。看着一棵棵树木拔地而起,围绕着沙发、茶几变成一片小森林,听着清脆鸟鸣的声效,这种虚拟种树的惊喜感谁能不沉醉其中呢?

  该项目由 WWF 与 Apple 合作开发,自 2020 年 11 月推出以来,已经有数万人下载了该应用。

  被低估的森林碳汇

  植树对个人而言是一件小事,然而它在国家级别的「碳中和」目标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等庄严的目标承诺。

  植树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的发力方向之一|视觉中国

  减少二氧化碳和植树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的两大发力方向,但是相比于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的作用却总是被低估,甚至「碳汇」这个词对于大众来说都还很陌生。

  国际社会所谈的碳汇,主要是指森林碳汇,即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并储存在森林植被和土壤中。经过测算,森林蓄积量每增加 1 亿立方米,相应地可以多固定 1.6 亿吨二氧化碳,而植树造林是增加森林蓄积量的重要手段。

  自 1981 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已经过去四十年。据统计,在这四十年里,中国共有 164.3 亿人次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义务植树达 742 亿株,森林覆盖率几乎增长了一倍。

  对于植树和碳中和的目标而言,个人和组织的参与,以及互联网对于植树观念的普及,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宋德胜

  

相关推荐
阅读 +